在中国环氧树脂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
浏览次数:1494 日期:2018-11-22 15:25:06
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理事长庞小琳谈到,过去的60年是中国环氧树脂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60年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前二三十年中国环氧树脂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较低,固化剂品种少、质量差、性能劣,无法满足环氧树脂应用要求。为生产出满足科技发展急需的新型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等配套材料,中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科研人员和相关生产企业,脚踏实地、从头做起,以推动中国环氧树脂生产技术为己任,多部门、跨系统的组合协调、共同努力,在电子电工、复合材料、涂料、胶黏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在航空航天、航海深潜、通讯、磁悬浮、高速铁路、核能发电、风力发电、超高压输变电等国家重点项目,也取得了重大突破,逐一实现了国产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中国环氧树脂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,合理运用贸易保护措施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。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,环氧树脂行业上下游充分运用贸易保护措施,先后进行了苯酚、丙酮、双酚A、环氧氯丙烷全产业链的反倾销调查,且这些产品都进行了期终复审,有的进行了二次立案,有效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,使国内产业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目前中国已成为环氧氯丙烷、双酚A、环氧树脂等产品全球最大生产国、消费国。

过去的60年,也是中国环氧树脂行业交流日益活跃,互动不断加强的60年。1985年,全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作组成立(后改名为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),秉承为政府服务、为会员服务、为企业服务、为行业服务宗旨,积极推动行业技术创新、信息共享、标准化和国际交流。随后,全国性的环氧树脂产业研讨会、生产发展交流会、产品展览会、产品质量评审会、国内外生产技术研讨会、产品标准修订会也遍地开花,制定并出台了双酚A、环氧氯丙烷以及双酚A型环氧树脂等产品的一系列国家标准,为推动行业发展提供了软性支持。

在此期间,国内民营企业蓬勃发展。1979年,济南圣泉公司成立;1988年,镇江丹宝成立;1992年,宜兴三木、莱芜润达分别成立;1993年,济南天茂成立;1995年,常熟佳发成立;1999年,上海元邦、黄山春晖成立;2000年,徽州恒远、黄山国光成立;2001年,安徽恒泰、黄山锦峰、黄山永利、黄山忠诚、廊坊诺尔信、山东育霖等公司成立;2002年,安徽善孚、黄山同心、黄山五环成立;2004年,湖北绿色家园、肥城德源、黄山歙县兴化、江苏泰特尔成立;2005年,江山江环成立;2006年,黄山新佳成立;2007年,张家港衡业成立;2009年,安徽美佳成立;2010年,黄山德文化工成立;2012年,江门三木、黄山源润、黄山市亚泰公司成立;2015年,歙县启泰成立。其中,近一半企业都是在1998年以后建厂的,最集中的建厂期就是1998~2008年间,企业增加了25家左右。

自1958年工业化生产以来,我国环氧树脂产量逐年递增。改革开放以后,有两大标志性工程,首先是1985年,中石化岳阳石化总厂环氧树脂厂从日本引进了年产3000吨高纯环氧树脂装置生产技术,并于1988年建成投产,这是中国引进的第一套先进环氧树脂生产装置。

其次是1990年,江苏省无锡市树脂厂从德国引进年产3000吨电子级环氧树脂装置建成投产,促使中国环氧树脂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。

改革开放40年,中国环氧树脂行业通过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,不断学习国外先进应用经验;全方位引进外资企业、寻找合作伙伴;进口国外优质产品满足需求等,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。

一方面,国内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。1985年,中石化岳阳石化总厂和日本东都化成签约引进年产3000吨环氧树脂生产技术,1988年3月峻工投产;1985年12月,无锡树脂厂和西德RHE汉德尔工程公司签约引进年产3000吨多品种环氧树脂生产技术,1990年11月正式试车;1988年12月23日,无锡树脂厂与波兰勃兰勃拉崔尼亚化工厂就“引进万吨/年离子法双酚A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”项目签约;1999年9月,广州宏昌电子材料工业有限公司和日本东都化成签约引进年产37000吨液体、23000吨固体环氧树脂技术;2001年6月,大连齐化向日本东都化成引进年产17000吨液体、5000吨固体、5000吨特种环氧,总产量20000吨技术。